浏览: 2806 次
杨忠好
别 名:职 业:
出生日期: 籍 贯:
主要成就:
在八十年代的办公厅和研究室工作主要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与推动,在农研室和柑桔办工作主要是一些重大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及相关具体工作的组织领导。曾参与和组织了四川山区经济发展研究、四川农村战略发展研究、四川丘陵地区农村发展研究、四川果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四川自然分区研究,这些研究都被政府纳入决策,四川山区经济发展研究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等等。
1899 鲜花 点击送花
杨忠好 男,中共党员,中专文凭,1960-1980年在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工作,其间于1973年-1977年任原省委副书记杨万选秘书,1980年-1983年在省委研究室工作,任科长,1983年-1990年在省委农研室工作,任副处长、 处长,1990年-1996年任四川省柑桔(果品)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厅级、二级局)主任。1996年省柑桔办撤销后调回省委农工委工作,任副巡视员,2004年退休时,为正厅级。
在八十年代的办公厅和研究室工作主要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与推动,在农研室和柑桔办工作主要是一些重大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及相关具体工作的组织领导。
曾担任四川日报、 四川广播电台的政策问答、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对话等栏目的撰稿,参与《怎样搞好农业生产责任制》等书籍的编写,积极助力农村改革。
曾参与和组织了四川山区经济发展研究、四川农村战略发展研究、四川丘陵地区农村发展研究、四川果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四川自然分区研究,这些研究都被政府纳入决策,四川山区经济发展研究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四川农村发展战略研究和四川丘陵农村发展战略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与和组织编写的书籍有《农村干部业务知识》读本、《治蜀方略》、《农村专业合经济组织知识读本》等专业书籍。撰写的业务工作文章, 曾在四川日报、经济管理、农村工作通讯、党的建设、丘陵经济等杂志刊登。
在职工作期间曾被省委农研室(农工委)、省直机关工委等单位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并以勤奋的工作状态和相应的工作能力及亲善友好的人际交往,迎得同事同行赞许和敬重。中国农技协和全国农科教推评选为二O一六年度“爱我中华.奉献农业.关注健康”特别贡献者。
退休后曾担任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八年, 组织开展了《四川不同类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四川县域工业发展研究》、 《四川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四川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等专题研究。为了推动民生事业的发展,和其他同志发起成立了“四川民生研究会”、“四川民生慈善基金会”,并曾担任民生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和民生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附两折实际工作总结和其景感悟
1、对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建设的总结:专业合作组织要发展好,应做好营造一个环境,打牢两根支撑,依托三个资源, 完善四个机制,简称一二三四。一个环境就是在舆论宣传、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等各方面都形成有利于专合组织发展的环境。两根支柱就是科技和市场,这是专合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只有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武装其产业,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产品,具备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有了产品还得有市场,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去开拓市场,用优质安全的产品占领市场, 以良好的售后服务去巩固市场。三个资源就是产业资源、组织资原、人才资源,专业合作社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区位、自然条件、品种资源等优势选好要从事的产业、产品,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产品;组织资源就是专业或主业生产户,这是专业合作社最基本的组织构架, 是最基本的基础,无此,专合组织就是空中楼廓;人才资源,这是专合组织发展壮大的核心条件,实践充分证明,专合组织发展如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处事公的领头人。四个机制是:民主管理机制,这是专合组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专合组织必须健全完善的根本制度;自我服务机制,这是专合组织的工作要务,形成从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地为成员服务的运行体系;利益连结机制,这是专合组织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所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才能团结合作,共同发展;风险防范机制,这是专合组织生存发展的必备的保障机制,面对存在着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农业,必须要有很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在丰收丰产时留足风险金,做到以丰补欠,方可持续稳定发展。